能源作為戰略新興產業,高端裝備制造業的發展對國民經濟各行業的支撐作用不言而喻?! ¢L期以來,的能源裝備制造產業“大而不強”的局面,一直困擾著行業的快速發展?! ∧茉串a業的發展離不開能源裝備制造產業的突破,而要真正實現能源產業的健康發展,維護能源安全,掌握裝備制造產業的核心技術必不可少?! ∈袌鋈耸糠治龇Q,前些年能源“走出國門”更多的是進行資源的開發,在產業鏈上游布局發展,而如今則開始把目光投向了裝備產業的升級發展。未來,能源裝備制造產業要在海外市場取得博弈的成功,政府和企業必須共同發力?! ∮袑<覍π氯A能源表示,國內裝備制造業的弱勢,主要體現在自主創新能力薄弱、基礎制造水平落后、低水平重復建設、產品推廣應用困難等方面,其中,設備關鍵零部件和核心技術又常常受制于外資企業,使得整個產業的發展始終處于被動局面?! 〉档眯牢康氖?,我國新能源裝備制造行業的情況起點高、要求高,相對傳統能源裝備要樂觀一些。光伏、風電等新能源領域的制造技術一直處于世界頂端水平,但同時也要清醒的認識到,行業創新發展后勁乏力、產能過剩,企業生存環境較為惡劣,與其他裝備制造行業基本相同?! 盀槟軌蛟谛乱惠喣茉锤傎愔斜3诸I先地位,加大對國內高端綠色能源裝備制造行業的扶持顯得尤為重要,相關政府部門應給予足夠的重視與扶持。事實上,當前國內裝備制造企業研發投入強度一直處于比較低的水平,與世界發達4%-5%的水平相比,差距甚大,同時,企業自主創新的能力也亟待提升”。上述市場人士對新華能源表示?! 獙夂蜃兓瘧鹇匝芯恐行暮秃献髦行闹魅卫羁》灞硎?,應給予新能源裝備行業相關的政策資金支持,為企業保留一個合理的利潤空間。李俊峰舉例說,德國歷來被認為是制造業水平最強的,一個重要原因是,德國制造業普遍擁有較高的利潤空間。沒有充足的利潤空間,就不可能有高額的創新投入,就更談不上創新方面的競爭力。國內現階段的綠色裝備制造業,需要政府、銀行、開發商達成統一共識?! ‘斍?,在金融大環境背景下,美國和歐盟等發達已開始將高技術、高附加值的裝備生產和加工制造由海外陸續收回至本土,并采取很多鼓勵政策,如稅收減免、補貼獎勵等,鼓勵投資商、制造商回歸本土。在這種情況下,裝備制造業不僅需要繼續堅持自主創新,更需要政府在政策上的引導和“保護”,從而避免錯失新能源裝備制造業的發展時期?! ⊥ㄓ脵C械工業協會會長隋永濱曾對媒體表示,機械工業過去十年年均40%-50%的高速增長時代已經過去了,能源裝備制造業亟待轉型?! ∷逵罏I還表示,的一些能源裝備制造企業雖然已經在東南亞、拉美以及非洲等地有較好的市場,未來還應該拓展更多的市場。但相關企業在化進程中仍面臨兩大難題:一是缺乏既懂技術又懂外語的化人才;二是缺乏對當地法律、經濟環境的深入了解?! £P于能源裝備制造業的發展水平,隋永濱還稱,在一些中小型的裝備制造方面,企業已具有較強的優勢,但一些關鍵設備和大型設備的制造和研發,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,還有一定的差距?! ∨c此同時,能源技術革新帶來的能源新技術、新裝備快速涌現,現有質量管理體系已不能完全滿足能源技術裝備發展的需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