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年以來,內蒙古工業在宏觀調控政策的指引下,調整優化結構、加速釋放內在活力,使工業經濟效益在上年快速增長的基礎上繼續保持高速、高效、協調發展。前5個月內蒙古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工業增加值772.21億元,比上年同期增長31.1%;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262.46,同比提高58.1點;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891.99億元,同比增長44.8%;實現利潤154.6億元,同比增長92%,實現利潤突破150億元大關,創歷史新高?! ∫?、骨干企業貢獻突出 1-5月份,實現利潤在1000萬元以上的企業有183戶,實現利潤144.44億元,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的93.4%,利潤同比增長85.5%,拉動規模以上工業利潤增長82.7個百分點。實現利潤超過1億元的企業有31戶,實現利潤高達95.63億元,同比增長91.1%,對內蒙古規模以上工業利潤增長貢獻率達56.6%;實現利潤超過5億元的企業有5戶,實現利潤高達41.4億元,同比增長92.2%,對內蒙古規模以上工業利潤增長貢獻率達24.7%;由此可見骨干企業對內蒙古工業經濟效益的提升貢獻突出?! 《?、優勢行業拉動作用較大 1-5月份,從現有的37個行業大類來看,31個行業利潤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增長,占84%,其中,煤炭開采和洗選業(增長1.2倍)、有色金屬礦采選業(增長1.1倍)、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(增長2.3倍)、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(增長76.7%)、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(增長80.2%)等優勢產業總量大、增速快,對內蒙古規模以上工業經濟效益拉動作用較大。上述五大行業實現利潤103.96億元,占內蒙古規模以上工業的67.3%,利潤同比增長1.1倍,拉動內蒙古規模以上工業利潤的增長67.7個百分點?! ∪?、重點盟市的主力軍作用顯著 1-5月份,對內蒙古規模以上工業經濟效益提高貢獻較大的盟市主要是,鄂爾多斯市實現利潤62.68億元,同比增長1.3倍,對內蒙古規模以上工業利潤增長的貢獻率達47.9%;赤峰市實現利潤14.98億元,同比增長1.2倍,對內蒙古規模以上工業利潤增長的貢獻率11%;通遼市實現利潤16.52億元,同比增長85.6%,對內蒙古規模以上工業利潤增長的貢獻率達10.3%;巴彥淖爾市實現利潤11.98億元,同比增長89.2%,對內蒙古規模以上工業利潤增長的貢獻率7.6%;呼和浩特市實現利潤18.11億元,同比增長34.1%,對內蒙古規模以上工業利潤增長的貢獻率6.2%;包頭市實現利潤11.43億元,同比增長50.8%,對內蒙古規模以上工業利潤增長的貢獻率5.2%;呼侖貝爾市實現利潤11.92億元,同比增長45.5%,對內蒙古規模以上工業利潤增長的貢獻率5%。上述7個盟市實現利潤147.62億元,對內蒙古規模以上工業利潤的貢獻率達93.2%。 1-5月份,內蒙古工業經濟實現了速度、效益同步增長。在取得較好成績的同時也應該認識到,工業經濟大幅度增長是多方面因素促成的,既有企業加強經營管理等主觀努力的結果,也有國內外市場環境、需求、價格等多方面客觀條件的影響。